发布时间:2024-11-19 19:25 来源:富源M 作者:郭燚 韩英 邹玲凤 浏览次数:1542
立冬后的曲靖富源,艳阳高照,晴空万里。漫步在滇东的这座小城里,从市政道路的整洁有序、通顺流畅,到步行街的商号荟萃、人流熙攘;从公园晨间的啾啾鸟鸣,到广场傍晚响起欢快的音乐……富源正以更加美好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为了满足市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和向往,近年来,富源县以深化公共空间治理提升为抓手,持续在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精上做文章,在细处下功夫,在实处惠民生,城市品质持续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改造提升 重塑城市“新样貌”
“道路宽敞通畅,市容靓丽整洁,每天出门都感觉心情舒畅。”提到城区变化,住在富源北城区的市民胡士勇先生笑着对记者说。
年初以来,富源围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弱项,陆续实施了一批补短板项目。
投入2000余万元,实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对城区主干道路段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及道路基础设施改造提升。
实施城市绿化亮化工程,补绿植绿3600余平方米,每天动态巡查43万平方米绿化面积及3.8万株乔木养护工作;维修改换残旧故障路灯1700盏次,城区亮灯率达98%以上;新增300只垃圾桶及83座垃圾分类亭,机械化清扫率达80%以上。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加快推进,目前该项目已建设完成,2024年6月运营管理团队已入驻,10月实现垃圾进厂,11月10日已投入试运行,待各项机组数据正常后,并网发电、全面投运,彻底解决全县生活垃圾末端处置问题。
通过一系列补短板项目的加快推进,整洁通透、色彩丰富、充满活力的城区全新形象展现在市民面前。
多管齐下 打造管理“新常态”
富源紧盯城市管理的细微环节,从细枝末节处发力,将管理触角延伸至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让精细化管理成为“新常态”。
围绕交通拥堵治理,将城区道路4个停车场进行智能化改造,城区近900个车位实现智能化管理;重要路段停车场实行月租、年租优惠政策,实行晚八点至早八点免费停放政策;规范非机动车停放位近6000个;采取短信提醒、教育劝导、依法查处等方式,规范交通秩序和交通行为。
“每天孩子上学、放学时段,短暂地把车规范的停在路边,交警会提示接送完孩子立即开走,不会罚款。”人性化的管理得到了市民的一致好评。
在清扫保洁管理上,人流、车流量大的主干道实行一天3至5次机扫,人流、车流量相对较少的路段一天至少1次机扫,并且严格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和垃圾日产日清、密闭储存清运要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针对扬尘污染治理和餐饮油烟污染防治,洒水车每天开展一次降尘作业,落实建筑工地“六个百分之百”管理要求,全面清理城区建筑垃圾,同时,全面督促城区637户餐饮单位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完成率达90%以上。
民生为先 提升服务“新温度”
“以前在老城区的主要道路上,流动摊贩占道经营严重,时常造成交通拥堵。”住在老城区的市民深有感触。
为了长效整治违规占道经营、规范集市、夜市管理,富源在城区设置13个便民服务点,为流动摊贩提供稳定安全的经营场所。同时,把夜市摊点规划在统一地点集中经营,在保障流动摊贩经营增收需求的基础上,市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明显改善。
按照“户外劳动者聚集在哪里,站点就建设在哪里,服务就保障到哪里”的原则,着力打造主城区15分钟服务圈,实现1公里服务半径、15分钟步行可达、区域内户外劳动者交叉覆盖的综合服务矩阵,切实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户外劳动者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走进每一个服务驿站,映入眼帘的便是配备完善齐全的各类设施,除有桌椅、微波炉、冰箱、饮水机、电视机等常用设施设备外,还贴心准备应急药箱、雨伞、手机充电器等物品,基本解决了户外劳动者喝水难、热饭难、休息难、补给难等问题。
“自从有了工会驿站,休息、喝水、吃饭有了固定场所,感觉很方便也很温暖。”环卫工人王女士高兴地说。
截至目前,依托政务大厅、社区服务站、党群服务中心、金融企业网点、物流快递网点、商场超市等场所积极组织开展工会驿站建设,共在城区建设工会驿站14个。
“在驿站外围醒目位置设置温馨引导牌,并在百度、高德等App标示驿站的站点位置、外观图片、可提供服务等信息,让户外劳动者找得到、能进来。”富源县总工会工作人员陈平说。
精细化城市管理“绣”出的,不仅是富源城市发展的亮丽图景,更是群众期待的美好家园。聚焦“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群众满意”目标,富源将不断推进更高水准的城市管理品质提升行动,持续推进城市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市民拥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