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动态 乡镇动态

要闻动态

富源:“水乡”面貌焕然一新

发布时间:2022-09-21 09:47  来源:富源县古敢水族乡  作者:张政伟 王石美  浏览次数:19603

古敢水族乡是云南省唯一的水族行政建制乡。党的十八大以来,古敢水族乡以民族团结进步为根本遵循,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传承和弘扬水族传统文化,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促进农旅文融合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持续改善,群众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严把标准,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古敢水族乡是典型的农业乡,无工矿企业,基础设施薄弱,经济条件较差。脱贫攻坚时期,古敢、沙营、补掌三个行政村均为贫困村,古敢水族乡严格按照“两不愁 三保障”“户六条”“村十条”要求,通过干部帮扶引导,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引进特色产业,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经济条件逐渐好转。

在脱贫攻坚推动下,古敢水族乡始终以产业带动、稳定就业、保障住房等扶贫工程为抓手,累计投入资金9000余万元。实施农村危房加固、拆除重建、兜底帮建814户;修建柏油路18.6公里、硬化通村道路29.5公里;硬化村庄主道路近8万平方米。坚持“输血扶贫”与“造血扶贫”相结合,构建“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培育扶贫产业3个。改造学校用房8000平方米,硬化运动场地面积近2万平方米,新建多媒体教室70个;实施安全饮水提升工程38件。


随着村庄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各村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村规民约,家家户户实现门前“三包”,划定卫生责任区,激发广大群众提升人居环境行动的主人翁意识,村民们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摒弃陈规陋习,村内柴堆、草堆、粪堆随处可见的历史一去不复返,干净整洁的美丽村庄呈现在水乡各地。

选准路子,农业产业蓬勃发展

十年来,古敢水族乡先后投入2850余万元改造中低产田12000余亩,改造后的农田土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增强,依托良好的气候环境、便捷的交通路网、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先后流转土地10000余亩,投入涉农产业资金2000余万元发展火龙果、姬松茸、百香果等高原特色种植业,村民们通过发展特色种植、流转土地、就近就便务工实现增收。

“这几年,一直在百香果基地务工,基本掌握了百香果种植的技术和管理方法,看到他们都挣到了钱,我家今年也种植了3亩。”古敢村村民张成丽说。



水稻作为古敢传统作物,也是每个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通过考察调研,古敢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发动群众种植优质稻谷3000余亩,引进红稻、黑稻等价格更高的优质水稻,带动200余户群众种植发展,种植面积共计500余亩,年产量225余吨,又通过稻下饲养鱼虾,村民又多了一条增收路,经过十年发展,古敢水族乡多元富民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聚焦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聚焦民生事业,古敢不断健全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弘扬和保护水族优秀传统文化,全力农旅文融合发展的乡村旅游特色镇。

投资2100万元,修通石丫口至热水公路,打通了都章、补掌、东格、咚喇等水族聚集村落的生产生活要道和全乡旅游通道,水族村落的知名度逐渐提高,村民通过卖土特产、开农家乐,收入不断提升,日子越过越红火。


水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水族文化对外界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古敢水族乡不断传承和弘扬优秀水族文化,先后组织编印《古敢水族文化读本》《富源水族》,建设“吞口”传习所,打造水族文化展览馆,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创作水族音乐《空谷幽兰》《摆调》等特色文化经典。十年来,申报省级非遗保护项目3个、省级非遗传承人3人、市级非遗传承人5名、省级传统文化优秀传承人才1名、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1名、省级最美家庭1个、市级文明家庭4个,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迈上新台阶。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2021年中考曲一中上线5人,曲一中录取率居全县乡镇第一,创建校以来最高记录;2022年中考,再创辉煌,综合成绩平均总分411.77,名列全县乡镇学校第一名。坚持以人为本,惠民利民的原则,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新建和改造活动室7所、硬化道路活动广场7万平方米、累计安装太阳能路灯3360盏,全乡所有村庄亮化全覆盖;制作民族团结宣传画3200平方米、治理地质灾害2处。新建公厕27座,设置洗手设施36个,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1401个;修建排污管道750米,排污沟渠21公里,氧化池8个,氧化塘3个,“两污”治理效果明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显著成效,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持续推进,村庄环境更加宜居。


奋进新征程,拥抱新未来,古敢水族乡将紧紧围绕“特色农业基地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乡村休闲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定位,铆足干劲,精准发力,一幅“灵秀古敢·醉美水乡”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富源: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富源:种下“红心桃” 结出“致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