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动态 乡镇动态

要闻动态

富源富村:党建引领,蓄积乡村振兴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2-04-01 14:59  来源:富源县富村镇  作者:夏关正 王康荣 魏丽睿 张伟  浏览次数:27146

乡村要振兴,党建是关键,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就是给乡村振兴装上一个动力强劲的火车头。近年来,富源县富村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抓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在“强组织、育人才、兴产业、善治理”上持续发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用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蓄积新的发展动能。

夯实基层战斗堡垒

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为抓手,引导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成立富源县首家乡镇商会,推进“两新”组织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扎实推进“并岗提薪”工作,定人定岗、定职定责、定薪定效,进一步优化村干部岗位设置,激发乡村振兴基层干部队伍活力。巩固提升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成效,巩固党支部规范化达标创建成果,2021年以来共创成省级示范党支部2个、市级示范党支部2个、县级示范党支部4个,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创新建立“擂台展风采·实干促振兴”党建比武工作机制,通过“考、观、述、评”等方式,让党员干部在擂台上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切实增强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实现资源、信息“双共享”,党建、业务“双提升”。截至目前,已开展2轮比武活动,评审实施21个党总支书记领航党建项目,成功推出“党群驿站建设、‘四美’家园创建、红色教育基地打造、管集市管出发展新动能”等一批党建示范点,实现党建项目多点开花、亮点纷呈。


选优培强干部队伍

以村级换届为契机,突出选人用人政治标准,积极动员“土专家”、“田秀才”、新乡贤、退伍军人、大学毕业生等群体中优秀人才参加换届选举,真正把想干事、能干事的人选进村“两委”班子和村组干部中,为想干事者提供机会、能干事者提供舞台,村级乡村振兴组织注入新的源头活水,干部队伍整体能力水平实现大幅提升。

依托“万名党员进党校、青干班培训、村干部学历提升培训”等方式,定期组织开展教育培训,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提升能力素质,打造一支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的乡村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同时,充分发挥包村领导干部、驻村工作队、农村致富带头人和返乡能人的“智囊团”作用,积极组织1507名在外优秀干部参与“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全力为农村产业发展、村庄规划等方面会诊把脉、精准施策,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聚集产业发展优势

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统筹土地、人才、资金等资源,按照“区域联合、以强带弱”的思路,抱团联动、聚力发展、壮大实体、拓宽市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建成魔芋、食用菌2条全产业链,1050亩软籽石榴、260亩猕猴桃、300亩古木黑小米3大种植基地及25组标准化生猪养殖小区,牢牢将群众、村集体捆绑在产业发展链条上,实现群众和村集体共同增收、同步发展,为产业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做实做活村民小组集体经济,探索成立大凹子村大山脚村民小组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依法依规管理,科学高效运行,为周边村寨群众提供建筑、维修、运输等系列有偿服务,村民小组集体经济实体化运作的方式在富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全镇发展村民小组集体经济提供样板示范。

创新社会治理格局

坚持把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相结合,构建“党建引领、协同推进”的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建立“镇到村、村到组、组到户、户到人”四级党建网格,做到组织建在网格上,党员融入群众中,实现一网到底,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204个自然村全部制定差异化村规民约和红黄榜,积极探索建立乡贤会、和事佬协会等自治组织,推动村民说事、议事、主事。深入推进“争星夺旗·联创共治”行动,积极开展“文明村”“文明家庭”等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教育,引导群众倡导文明、提升素养、对标模范,让文明新风唱响乡村振兴主旋律。


认真总结经验,建立一月一研究、一评比、一通报、一会诊、一会议、一表彰“六个一”巩固提升人居环境工作机制,镇党政班子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镇级每月组织一次现场观摩评比,镇纪委每月一次深入村组实地抽查,每月实行一次班子研究、集体会诊,各村组每月组织召开一次群众会、庭院会,每月对示范村、示范户进行一次表彰,构建“镇、村、组、户”四级人居环境提升联动模式,全面协调推进“两污”治理、“厕所革命”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镇人居环境实现全面提升。

如今,在富村这片广袤的乡村土地上,全镇一个个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抓关键促提升,抓载体谋创新,抓制度固根本,处处积蓄着乡村振兴的无限动能,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走出铿锵足迹,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方向阔步前行。

富源十八连山:旱地改水田 旧貌换新颜富源大河开展“拉网式”大排查大整治,守住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