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市委组织部的精心指导下,富源县委组织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各方面优秀人才,全力推动组织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富源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强引领、把方向,政治理论武装取得新成效
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夯实政治根基,坚定政治信仰,使旗帜鲜明讲政治成为每位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自觉。一是筑牢思想政治根基。紧紧围绕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这个重大政治任务,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锤炼了政治品格,提升了党性修养,拧紧了思想政治上的“总开关”。二是干部教育培训走深走实。县级举办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培训班1期,开展脱贫攻坚干部(驻村工作队)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1期,各行业领域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开展不同类别的专业能力提升培训,干部教育培训更加科学化、精准化,有效提升了干部能力素质。三是党员教育工作落细落实。完成12个乡(镇、街道)党校规范化建设达标创建工作,党校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充分发挥。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85期、培训党员2.6万余人次,组织“领导干部上讲堂”、“党课开讲啦”350余期,听课人数达2.4万余人次。全县党员“学条例、在线测、见实效”活动扎实开展,学习通过率在全市排名第二。
二、抓基层、固根本,基层组织建设实现新突破
聚焦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主动对标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统筹谋划抓部署、抓推进、抓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扎实推进。一是强化责任落实,健全党建工作体系。制定《2020年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实施方案》《2020年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项目清单》《2020年度各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等文件,实行项目化抓推进、清单式抓落实,分领域建立差异化考核指标。实施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书记领航”项目6个、创新项目15个,建立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党支部联系点365个,形成县、乡班子成员直接包村抓点良好工作格局。二是注重统筹推进,组织建设更加有力。分领域明确党建工作主题,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实现全域提升、全面过硬。聚焦补短板、堵漏洞,实施“两新”组织党建提升“百日攻坚”和党支部规范化达标创建集中攻坚行动,深化村(居)民小组党支部建设,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3个,创成市级示范党支部8个、省级示范党支部4个,年度建设完成规范化达标党支部665个。三是创新管理方式,党员作用持续加强。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制度,落实“两新”组织党员“三带头”制度,建立健全村级事务党员先知、党员先议、党员先办的党员“三先”机制,拓宽党员作用发挥渠道。四是聚焦“两委”换届,全面筑牢换届基础。由县级领导带队对161个村(社区)村组干部队伍全覆盖分析研判,通过县级备案管理届中调整村(社区)党组织书记8名,实施农村优秀人才回引计划回引各类人才302名,圆满完成村干部任期、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和资格联审,组建换届工作专班,成立换届工作指导组,换届工作准备充分。五是强化党建引领,工作成效不断提升。持续推动“三联三争促三化”,所有村级集体经济均达5万元以上;创新实施党建引领“争星夺旗·联创共治”行动,科学划分网格2939个,推进网格化治理;推行村干部“并岗提薪”“3+6+1”模式,精简人员、提高待遇、提升效率;深化四级联创,以户争星、组达标、村夺旗、镇示范为主要内容,创评“星级户”24378户、“达标组”1378个、“红旗村”56个、红旗80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能力水平不断提升。
三、树导向、促作为,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
坚持把党管干部原则贯穿工作始终,严格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做好干部培养、选拔、使用、管理工作,干部队伍建设持续加强。一是树牢选人用人导向。坚持“重品行、重实绩、重公认、重一线”的选人用人导向,2020年累计从脱贫攻坚一线提拔使用干部47名、调整重用25名、职级晋升75名,有效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二是着力提升干部能力素质。从县直单位择优确定23名年轻优秀干部到乡镇(街道)任职锻炼,从基层一线调整14名群众工作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优秀干部到县直单位任职,选派2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上海宝山区挂职锻炼,干部实践能力不断增强。三是切实优化领导班子结构。从事业单位优秀人员中调任正科级领导干部1名,提拔35岁以下年轻干部21名,少数民族干部10名,妇女干部8名,党外干部11名,对全县40余个县直单位科级领导班子和12个乡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充实,班子功能整体提升。四是严格领导干部考核管理。制定《县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办法》,深入掌握干部真实表现,将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问责追责等挂钩,全方位、多角度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管理约束。五是公务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的招录公务员33名;新录用公务员圆满完成“逆向锻炼”岗位体验,550名公务员参加全省基层公务员能力提升云课堂培训;完成2046名公务员(含参公管理)考核工作,有序开展信息维护、工资审批等常规工作,公务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四、建机制、搭平台,人才引育管用迈上新台阶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面落实《富源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推进人才强县建设。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富源县“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富源县2020年人才工作要点》,坚持规划先行,开列工作清单,制定考核细则,高位谋划推动人才工作。二是培养力度加大。制定人才培养“后浪计划”,搭建新增曲靖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市级企业服务中心、市级青年创业园各1个,评选“富源”系列本土人才18名。2人入选省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优秀人才名单。三是强化服务管理。落实人才工作经费保障,积极开展省部级以上重大人才奖项获奖人员和提名人选奖励申报工作,在富源电视台创新开设“人才建功正当时”访谈栏目,已播出4期;依托“富源先锋”微信公众号、富源M等平台,加大人才政策、工作开展和人才典型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五、重服务、树品牌,打造老干服务工作新样板
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积极整合资源、创新载体,推动老干部工作扎实开展。一是常态化开展“三项建设”。举办退休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读书班1期、“云岭银潮之声”讲坛2期,组织“送学上门”6次,开展“走基层看变化促发展”等活动3次,打造“银发先锋之家”教育主阵地4个,成功创建省级离退休示范党支部1个。二是深化品牌创建。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五老”人员“五进”活动5期,组织“银发乡贤+”助力市域治理现代化、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红色物业等活动4期,组建银发先锋志愿者服务队等10支志愿者队伍,积极协助做好群众工作。三是提高精准服务水平。实施“一人一策”服务管理,精准化开展“一对一”服务。制定富源县干部荣誉退休制度,为全县年度退休的167名老干部举行荣退仪式,增强退休干部政治荣誉感、组织归属感、退休仪式感。
六、严管理、转作风,树立组织部门良好新形象
坚持把自身建设作为强基之本,着力抓学习、强理论、钻业务,重考核、转作风、抓落实,不断加强组工干部自身建设,全力打造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模范部门。一是理论学习作表率。认真落实《中共富源县委组织部机关干部职工2020年度理论学习计划》,建立“第一议题”学习制度,由科室轮流讲政策、讲业务,开展干部职工理论学习10次、支部主题党日理论学习活动12次,关注青年干部成长,率先成立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机关干部职工理论水平、业务能力不断提高。二是内部管理作表率。以“设岗定责、选岗履责、考核明责”为突破口,研究制定《中共富源县委组织部机关科(室)人员岗位职责设置方案》《中共富源县委组织部机关干部职工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试行)》,在细化工作职责的基础上,带头精文减会、转变作风,强化奖优罚劣、奖勤罚懒,促进履职尽责、狠抓落实,成功创建市级无烟单位、市级卫生单位。三是包保工作作表率。坚持问题为导向,扎实开展“家访暖心”行动,发挥部门优势,协调资金250万余元,补齐贫困群众脱贫短板,“零差错”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抽查,顺利通过普查验收。扎实做好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工作,督促指导胜境街道四屯社区小井湾村全面落实有关工作要求,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成效明显。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起步之年。县委组织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全省、全市组织部长会议精神和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乡镇党委、村(社区)“两委”换届为重点,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健全和落实基层组织、干部、公务员、人才各项制度,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富源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