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栋仙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乡村两污工程设施建设的建议,已交我局办理,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情况
近年来,县住建局以在城镇开展“四治三改一拆一增”,村庄开展“七改三清”为重点,以脱贫攻坚为抓手,积极争取中央、省、市项目资金,持续推进城镇、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着力改善群众居住环境。
(一)完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小城镇和村庄卫生保洁、垃圾收集清运和收费、定期检查和评比等制度,做到制度上墙,10个小城镇和所有村庄都建立了农户门前三包、村庄保洁、垃圾收费和定期检查评比制度。每个村(居)委会和自然村明确了1名环境卫生管理员,12个乡镇(街道)村庄环境卫生管理员落实率达100%。从2018年开始,县财政按照农业人口每年人均补助15元,补助乡镇(街道)用于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理费用,补助资金共计1000余万元。
(二)抓好结合,全面开展治理。把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与农村危房改造相结合,根据村庄民居风貌、气候特征、生活习惯等因素,统筹厨卫、门窗、楼板、板壁、墙面、地板等方面的改造,既考虑结构安全,也兼顾内外整洁,确保改造后达到“厨房净、卧室净、客厅净、个人卫生净、室外净,有厨具、有家具、有家电、有衣被,物件摆放规范”的“五净四有一规范”效果,做到“里子”与“面子”兼顾。组织动员群众清理“三堆”(粪堆、草堆、柴堆),把“三堆”变“三园”(粪堆、草堆、柴堆变为菜园、果园、花园);治理“三乱”(乱倒垃圾、乱堆乱放、乱搭乱建),实施“三改”(改水、改厕、改圈);美化“三口”(村口、路口、家门口)。
(三)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近年来,10个小城镇累计投资2200余万元,购置压缩式垃圾车13辆,小型钩臂式清运车37辆,垃圾箱739个,路面清洗车1辆,扫地车1辆,装载机1辆,保洁手推车20辆,三轮车27辆,新建后所镇日处理生活垃圾15吨热解炉1座。村庄累计投资5572余万元完成了39个贫困村(居)委会460个自然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设施建设,购置垃圾箱1595个,购置小型勾臂式清运车99辆,建设完成了以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理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为重点的10个省级规划建设示范村和县城3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12个村庄“两污”处理设施建设。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小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缺乏,村庄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理设施严重不足。10个小城镇仍有9个小城镇生活垃圾缺乏无害化处理设施,大多数村庄没有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理设施。
(二)由于上级用于小城镇和村庄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理设施建设的补助资金偏少,县级财政困难,又无力配套资金,小城镇和村庄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实施难度大。
(三)群众环卫意识有待提高,尚未意识到环境卫生对自身生活品质、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依旧延续着垃圾“随地丢弃、方便为主”的处理方式,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现象依然存在。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拓宽渠道,建立投入机制。对小城镇和村庄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理项目做到早谋划、早储备,积极争取中央、省、市项目资金,充分发挥上级项目补助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大胆探索小城镇和村庄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理设施项目建设“投、融、建、管、运”机制,建立多形式、多渠道、多元化资金投入体系。
(二)着眼规划,加大建设力度。对项目建设做到早谋划、早储备,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小城镇和村庄生活垃圾项目建设进度,完善配套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理设施。
1.小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总体目标:计划到2021年前投资4500万元新建日处理生活垃圾30吨处理设施4座,日处理生活垃圾20吨处理设施3座。年度目标:2020年计划投资2000万元建设完成营上镇和富村镇日处理生活垃圾30吨处理设施各1座,竹园镇日处理生活垃圾20吨处理设施1座;2021年计划投资2500万元建设完成大河镇和十八连山镇日处理生活垃圾30吨处理设施各1座,老厂镇和古敢乡日处理生活垃圾20吨处理设施各1座。
2.村庄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理设施建设总体目标:计划2022-2025年投资14776万元新建村庄日处理生活垃圾10吨处理设施31座,购置垃圾箱5675个,小型钩臂式清运车117辆。年度目标:2022年计划投资3074.4万元,新建中安街道、胜境街道、墨红镇村庄日处理生活垃圾10吨处理设施7座,购置垃圾箱938个,小型钩臂式清运车28辆;2023年计划投资3060万元,新建后所镇、大河镇村庄日处理生活垃圾10吨处理设施6座,购置垃圾箱1375个,小型钩臂式清运车20辆;2024年计划投资3990.4万元,新建营上镇、竹园镇、富村镇村庄日处理生活垃圾10吨处理设施8座,购置垃圾箱1658个,小型钩臂式清运车33辆;2025年计划投资4651.2万元,新建营上镇、竹园镇、富村镇村庄日处理生活垃圾10吨处理设施10座,购置垃圾箱1704个,小型钩臂式清运车36辆。
(三)强化宣传,激发自身动力。围绕“提升群众文明素质”,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群众的文明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结合小城镇和村庄实际,制定完善基础设施管理、卫生保洁、垃圾分类和收费、村庄绿化、民居房屋建筑风格等制度,作为村规民约管理的重要内容并长期执行,重点完善村庄“户收集、村清运、乡镇中转或处置”的生活垃圾收集处置方式,形成村庄保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长效机制。
承办人及电话:瞿小昌0874-4611565
督办人:李燕
富源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0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