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版

富源县农业局对政协富源县九届一次会议第175号提案的答复

  • 富源县农业局
  • 015158708/2022-07266
  • 2017-11-30 15:04
张全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互联网+与农业合作社发展深度融合的提案,已交我局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农村信息化建设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省、市两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富源县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信息网络资源整合进一步优化,信息服务不断向农村、向偏远村庄延伸,在破解农村信息孤岛,服务农民“种信息田”、“种市田”,有效链接“农村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全国开放的大市场”等领域服务面不断扩大。
(一)富源县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情况
1、组织保障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近5年来,富源县农业局把农业信息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了年度的总体工作计划,实行目标考核,对局属19个事业单位、12个各乡镇(街道)农业综合服务站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
同时,加强基层农业信息服务站建设,在全县12个乡镇(街道)建立了信息服务站。
2、优化资源建设农业信息化平台。到2016年末,县农业局建管的为广大农村服务的“三农”信息服务平台主要有:富源县农业信息网站、富源县数字乡村网(新农村建设信息网)站、“三农通”联络服务站、“三农”服务热线电话(0874-4617890),并与曲靖农业信息网站、云南农业信息网站等上级主管部门的网站相链接共享信息资源。
3、建好队伍夯实农业信息服务能力。注重组建好县乡两级农业信息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县乡两级农业信息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努力建设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的工作队伍。我们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送出去培训等多种方式,切实加强培训工作,近年来,相继组织县乡两级信息管理员到楚雄、昆明、曲靖等地参加了培训。至2016年底,建立了一支由15名农业信息管理员组成的管理队伍,其中县级管理员3名,乡镇(街道)管理员12名;建立了一支由县乡两级共300余名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农业信息员队伍。
(二)农业农村信息化运行情况
多年来,我们狠抓“网络延伸、资源开发、信息发布”三个着力点,农业信息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1、依靠农业网站群,富源农业信息传播到全国各地。我们已构建了县乡村三级农业信息工作体系,建立了以富源农业信息网站为龙头的农业网站群,传播延伸到全国各地,成为全国各地客商、企业通过上网搜寻了解富源农业的一扇窗口,每年都会有外地种植大户、涉农企业通过网站了解到富源特色农业发展后,或来电咨询,或亲自来我县实地考察。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4月,来电咨询的有9人次,来实地考察的有3个企业。成功启动了“金农”工程和“三电合一”(电脑、电话、电视)农业信息服务等重点工程,农业信息服务覆盖到县内所有行政村。
2、“农信通”成为解决“农村信息孤岛”的直通车。“农信通”短信服务成为农业信息服务领域向农村快捷延伸服务的直通车,打破了山区信息封闭状态,自2010年创办以来,坚持免费向全县广大农民提供农业政策、农产品市场、农资供应、农业科技、灾害预警、外出务工以及农村教育、卫生、医疗等涉农实用信息的社会服务性工作,每年全县有7.9万多名农户在接收、使用“三农通”免费提供的“三农”实用信息。2016年6月共发布手机短信540余条。
依托“农信通”,全县的农产品供求信息、农村务供工信息覆盖到省内各县。
(三)认真做好农业信息化服务工作的打算
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强化信息服务,助推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努力把农业和农村内部增收的文章做足,使农产品结构更趋合理,农产品适销对路。
1、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坚持的工作原则。一是统筹规划,逐步推进,系统协调发展,重点争取推进金农工程建设。二是强化服务,注重实效,重点加强面向农村广大生产经营者的实用信息服务。
2、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计划用2到3年时间,一抓信息进村入户,促使农村信息服务覆盖所有自然村;二抓服务标准,促使农业信息化服务流程规范;三抓信息传播,利用新的信息技术向广大农村普及推广农业新技术,四抓信息资源采集与开发利用,丰富信息来源,优化信息采集手段,提高信息采集的网络水平。
3、强化培训,抓紧抓好农业信息化队伍建设。重点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介组织的信息服务人员和农业生产经营大户、农村经纪人的培训。
二、关于互联网+与农业合作社深度融合
近年来,富源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效果明显。
(一)全县现状
1、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现在工商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678个,按从事行业划分,从事种植业的398个,从事林业的18个,从事畜牧业的235个,从事渔业的15个,从事其他产业的12个。其中获得注册商标的有4个,标准化生产的17个,通过农产品质量认证的18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8个,绿色食品认证7个,有机食品认证3个),产品通过地理标志认定注册管理的1个。带动非成员农户25685个。
2、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一是种植养殖大户(能人)带头型。鼓励种养大户(能人)利用生产、经营、购销优势,带动农户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担任合作社的法人即理事长。比较典型的有富源县创丰农民专业合作社、富源县老厂镇云龙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通过大户、能人带动会员,合作共赢。二是示范带动型。对种植养殖规模大,运行规范的合作社,积极推荐申报国家、省、市级示范社。自2006年来,市级示范社申报认定共认定了12个,省级示范社申报认定共认定了5个,国家级示范社申报认定1仆。示范社在组织运行、管理模式上对其他合作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三是创新发展型。积极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从土地入手,引导村民以土地流转(入股)的形式参与合作社生产经营,农户既得实惠,增加了收入,也盘活了农村土地资源、实现了土地规模经营。如富源县谷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在十八连山镇卡锡新发村发展山药套玉米种植,积极创新经营模式,通过村民的土地入股合作社,发展设施农业、现代农业,进行集约化经营。四是扶持发展型。近几年对发展前景良好的合作社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自2006年省级财政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共7个,在技术引进、生产设施建设、社员培训环节给予扶持,扶持资金达100多万元,财政奖补资金的投入拉动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如墨红镇乡源农牧农民专业合作社2015年争取省级财政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我10万元,用于小荚豌豆种植300亩基地建设,技术培训等,财政资金的投入缓解了合作资金不足问题,为合作社的做强做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存在问题
1、现有的专业合作社规模偏小,辐射带动能力强。30人以下的组织占44%,经营收入在30万元以下的组织占多数,而且这些组织难做大,对市场不灵,带动社员增收的能力不强。
2、制度不健全,内部建设亟待完善。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章程制订不规范,理事会、监理会职责不清,会员权利、义务不明;有的合作社,理监事会、社员(代表)大会活动不正常;无牌子、无经费、无收入,无专门办公场所。
3、品牌意识弱,市场竞争力不强。缺乏创新意识,管理意识薄弱再加在资金投入不足,多数专业合作社仅仅是对农产品的初加工,缺乏对产品的深加工,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
4、市场营销手段落后,网络电子营销滞后。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文化偏低,经营管理模式落后,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仍停留在过去传统手段上,依靠传统市场销售产品,而没有建立电子商务营销平台,产品销售有限,市场竞争力薄弱。
5、合作社发展与精准扶贫联动机制不紧密。合作社是一个经济合作组织,农民须以一定生产要素(资金、技术或土地)入股才能成为会员,合作社运作的目的是实现社员合法利益的最大化。而贫困群众基本属无资金、无技术、劳动力弱、商品意识差的群体。要让合作社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吸纳贫困人群入社发展,并与其共享利益成果,如果没有相应的帮扶、联动机制,难度较大。
三、对策
主动融入互联网,走上电商路。鼓励注册微信公众号、建立农特微商城,自建或依托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上销售,网上订单生产。以微信、微博、客户端等建设各具特色的电商平台,一头连接新型经营主体,一头连接贫困群众。在以下三方面助推农业合作社发展壮大,以便打好发展电商平台的硬实力。
(一)发展合作社助推精准扶贫。争取上级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引中作社吸纳贫困群众入社发展。一是积极探索合作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发展新路子。以产业帮扶为重点,选择产业特色明显、市场开拓前景较好、内部管理较规范的合作社进行试点,并严格考核奖惩,推进合作社和精准扶贫工作有机结合,打造一批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示范社,使试点合作社成为引领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二是把扶持资金重点倾斜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合作社,带动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突出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在政策、资金、技术指导和服务等方面给予帮扶,鼓励贫困户以享受扶贫政策的资金入股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既帮助贫困户找准脱贫致富产业,实现由“输血”变为“造血”,又解决合作社发展资金难题,推动合作社发展壮大。同时整合水利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支农惠农项目,以精准实施项目扶贫实现助推精准脱贫。三是整合社会闲散资金,引导和动员社会有识之士领办合作社,积极争创各级示范社。
(二)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扶持。近几年仅有中央、省级财政补助资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县级没有针对的项目及补助资金。争取县级财政积极实行奖励、补助政策,制定奖励措施,对注册农产品商标、获得无公害产地及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国家、省、市级示范社的合作社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和补助,激励合作社提高农产品质量。
(三)推动品牌建设。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章程和管理制度,健全理事会、监事会等管理机构,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真正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鼓励农民以农产品为主,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商标品牌基地申报注册商标,集体商标和著名商标,逐步增强商标兴农、商标富农的意识。
四、关于农业电商人才培养
2016年,县农业局组织了县内部分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中的电商人才15人参加上级培训班学习。今年争取创造条件再组织一批20人参加上级组织的电商人才培训。同时,我们将主动与县商务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供销社等部门沟通协调,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电商人才。
感谢你们,并恳请你们一如既往地关注、关心和支持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承办人及电话:尹显高0874-4617890
督办人:董天成



富源县农业局
                2017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