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10 17:33 来源:富源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张政伟 秦洪卫 夏关正 浏览次数:15636
近日,在富源县竹园镇新街蔬菜基地里,工人们忙于采摘荷兰豆、草莓,给大蒜除草,整个蔬菜基地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新街村地势平整、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光照充足、交通便利,全年有280多天无霜期,竹园镇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投资4600万元,建设蔬菜基地3000余亩。
“我们基地以种植反季节蔬菜为主,通过绿色、无害、有机种植,种出来的菜鲜嫩安全,绿色健康,深受消费者喜爱,产品销售到贵阳、成都、重庆、广东、上海等一线城市,价格高,效益好。”正在采摘荷兰豆的基地负责人孙昆全说。“我正在采摘的荷兰豆正季只能卖到7-8元/公斤,现在这个季节能卖到25元/公斤,是平时价格的3-4倍,并且产量很高。”
新街蔬菜基地主要以种植大蒜为主,其它市场热销蔬菜为辅,围绕规模化种植、品牌化打造、市场化营销打造农业产业发展样板。目前,基地种有大蒜2300亩,草莓60亩,荷兰豆90亩,香菜150亩,花菜200亩,土豆350亩。
“我家有老人和孩子要照管,出去外面打工也不现实,只能在家种地,农闲的时候我就来基地务工,80元/天,一年来基地打工能挣到五六千元补贴家用。”竹园镇松林村委会念家冲村村民王桂仙说。
基地里收割、采摘、装框、外运、除草、施肥,每一道程序都要大量的用工,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每年基地用工量约13.1万人次,按照每个工80元计算,周边群众全年的务工收入可达1048万元左右;采收时则按照计件支付工钱,每个工当日最高可获得600元报酬。
为扩大受益范围,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该镇采取“党建+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利用各种扶持政策和资金,引导群众以土地等模式参与合作社,按规模、效益进行收益分配,同时让群众在基地获得劳务、流转土地分红等收入,做到“兴一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形成“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有钱赚”的发展格局。
“近年来我们竹园镇党委政府始终以‘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为抓手,坚持以绿色、高端、精品为方向,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发展思路,构建了多点支撑、优势互补的产业体系,实现了11个村(居)委会产业全覆盖。”竹园镇人民武装部部长杨强鸿介绍。
竹园镇始终坚持“引进一个项目、培育一个龙头、带动一片群众、形成一个产业”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深挖产业发展新路径,围绕“乡村振兴”总体目标,以新街蔬菜种植基地为龙头,着力培育新样板,引导全镇特色农业产业向现代农业、特色农业、订单农业方向发展,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群众增收,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