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在富源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代理县长侯开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
2020年,是富源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宏观经济持续下行、煤炭行业整治重组等多重影响,县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沉着应对各类风险挑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取得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好成绩。
疫情防控严密高效。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高位推动、周密部署,切实加强网格化管理,精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全面筑牢联防联控、群防群治防线,全县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为零。派出4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援鄂任务圆满完成,1人被评为“云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优秀共产党员”,3人荣获湖北省新时代“最美逆行者”称号,为全国全省全市疫情防控贡献了富源力量。
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紧扣决战决胜,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接连发起春季攻势、百日总攻、百日提升、百日收官等行动,228户825人贫困人口脱贫,现行标准下所有贫困人口稳定脱贫,高质量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扎实做好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就业扶贫等工作,建立健全防止返贫致贫帮扶、扶贫资产管理等长效机制,脱贫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稳步提高。
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出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稳定经济运行22条措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17条措施,落实“一对一”包保服务机制,减免各项税费5.64亿元,降低企业用电成本1982万元,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成效显著。抢抓政策机遇,争取抗疫特别国债7523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4.58亿元、上级补助资金38亿元,有力支撑经济发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7亿元、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1.3亿元、增长4.8%,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81.7亿元、增长1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1亿元、增长2.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9亿元、增长6.15%。
产业发展稳步提速。持续推进种养结构调整,种植粮食93万亩、产量35.9万吨,种植烤烟9.5万亩、实现产值3.63亿元,种植魔芋15万亩、实现产值9亿元,建成生猪规模化养殖场1254个、规模化养殖率66.3%,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3.57亿元、增长5.6%。坚决实施煤矿整治重组,生产原煤1083万吨、洗精煤191.6万吨,实现煤炭开采和洗选产值87.75亿元。供应电煤353.7万吨,带动发电79亿度、增长78.1%,实现产值26.3亿元、增长39%。延伸拓展铝产业链条,锦鸿年产30万吨压铸铝合金、格威年产100万套摩托车发动机壳体项目建成投产,实现铝产业产值64.8亿元、增长4.9%。工业园区被评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直播带货、网络消费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壮大,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94.8亿元。外向型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曲靖海关“开关第一单”花落富源。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和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深入开展,新建改造公厕210座、洗手设施1382座,完成胜境、金城农贸市场建设改造,回隆畜禽定点屠宰厂建成投用。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87%、95%。包保负责、志愿服务、通报曝光等制度措施有效落实,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蔚然成风。“美丽县城”建设深入推进,4458户老旧小区和878户棚户区改造基本完工,北城新区供水工程、宏发新时代商业广场等项目加快推进,城市品质持续提升。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全面启动,8个自然村创建为美丽乡村。
群众福祉持续改善。坚持就业优先战略,落实“点对点、一站式”服务,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8.2万人,新增就业岗位4500个,开发公益性岗位517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4.3%。注资1000万元设立教育发展基金,全社会捐资助学掀起热潮。县域综合医改深入实施,组建2个紧密型医共体,推动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扎实开展,地方煤矿实现连续82个月安全生产长周期,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入推进,“退三”攻坚战圆满完成,进京非访、到省集体访均为零,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持续巩固,“两个维护”更加自觉。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面落实,融媒体建设步伐加快,宣传推介成效显著。法治政府建设持续加强,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政务公开推进有力。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落细,“落地见效年”活动深入开展。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68件、政协提案196件,办复率100%。国防、地方志、档案、保密、老干部、民族宗教、关心下一代、延安精神研究、科协、文联、残联、气象、地震、搬迁安置、外事侨务、机关事务等工作取得新突破,红十字、慈善事业蓬勃发展,工会、共青团、妇联及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新贡献。
各位代表!“十三五”时期,是富源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五年来,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克难奋进、砥砺前行,深入推进“两轮驱动”战略,持续打好“四大攻坚战”,解决了一系列制约发展的难题,办成了一件件期盼已久的大事,“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三五”时期,是我们奋勇争先、追赶跨越,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的五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十二五”末的144亿元增加到247亿元、年均增长8.9%,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7%,投资量是“十二五”时期的1.6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9457元提高到14804元、年均增长9.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7237元提高到38892元、年均增长7.4%,均提前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十三五”时期,是我们竭尽全力、精准施策,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的五年。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投入142.08亿元,8个贫困乡镇(街道)、13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贫困县高质量摘帽,25584户111818人全部稳定脱贫,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创造了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库建设、扶贫工厂等在全国全省全市有影响的成功经验。沪滇扶贫协作、定点帮扶、社会扶贫倾注心血、用情用力,为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三五”时期,是我们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的五年。非煤工业比重由43.7%提高到60.4%,“一煤独大”局面显著改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煤炭产业加速转型、“瘦身强体”。全县煤矿由172处整合为61处,平均单井规模达60万吨/年以上,规划产能达4405万吨/年,建成全省首个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矿井、首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铝产业由小到大、后劲十足。今飞、飞扬、格威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以绿色铝精深加工为主的产业集群发展态势良好,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2%。工业园区快速发展、承载有力。投入10亿元,水电路气等要素保障到位,入园企业46户,先后被评为省级、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农业产业稳健发展、质效齐提。培育引进农业龙头企业73家、农民合作社862个,以富源魔芋、大河乌猪为主的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良好。服务业多元发展、活力增强。多乐原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一批农旅融合项目建成营业,旅游业实现“破冰发展”。开发建设今飞御景园、宏发梧桐苑、雄达玉顺华府等房地产项目,销售面积72.2万平方米。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6%。
“十三五”时期,是我们开拓空间、完善功能,城乡面貌实现巨变的五年。县城建成区面积由12.9平方公里增加到14.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45%、提高8.26个百分点。投入70亿元,开发建设北城新区,玉顺湖公园、体育公园、胜境广场成为富源的“新地标”,北城新区正成为居民高品质工作生活的目的地。县城沿街屠宰、抬棺游丧等陈规陋习得到彻底解决,城市颜值、生活品质显著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顺利完成,“厕所革命”“两污”治理有力实施,省级卫生乡镇实现全覆盖。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沪昆高铁建成投用,全县通车里程达4067公里,通行政村道路硬化率、行政村通客车率达100%。完成岔河中型水库、4件小型水库和838件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改善60.32万人饮水条件,连片供水工程自来水入户率达100%。所有行政村通动力电、光纤、4G信号。
“十三五”时期,是我们改善民生、增进福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五年。投入民生事业资金192.1亿元,年均占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以上。新建县二小、七中、八中、九中、职业技术学校,改扩建学校229所,新增校舍面积36.23万平方米、运动场面积36.68万平方米,各地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风景在校园。“三名工程”、县管校聘、交流轮岗、人才引进成效显著,高中学校集中到县城办学,实现县内办学清华北大录取“零”突破,被认定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云南省教育工作先进县”。新建改扩建卫生院6个、卫生室117个,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全部达到省级标准。开发公益性岗位2万个,转移就业143万余人,发放“贷免扶补”创业贷款4.6亿元。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社会保险参保率均达96%以上,发放社会救助资金4.7亿元。城乡殡葬改革一体推进,丧葬习俗得到历史性改变。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健全完善,创建为“云南省第十届双拥模范县”。
“十三五”时期,是我们防控风险、维护稳定,安全环境显著改善的五年。安全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圆满完成,各行业领域未发生重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是富源历史上安全成效最好的五年。富源被列为全国政府债务化解试点县,化解债务21.16亿元。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全部整改,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省级生态文明县创建达标。河(湖)长制深入落实,洞上水库、小黄泥河、古木河被评为省级美丽河(湖)。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2平方公里。“森林城市”创建目标全面完成,森林覆盖率达47.2%。“法治富源”建设持续加强,“七五”普法工作全面完成。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显著,“平安富源”建设深入推进,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十三五”时期,是我们深化改革、转变职能,治理能力明显增强的五年。县乡机构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圆满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不动产权登记全面落实。国有企业改革和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深入推进,整合成立城投、正融集团公司,实施一体化管理、实体化运营,有力破解项目建设、融资等难题。城投集团公司主体信用获评AA信用等级。财税体制改革扎实有效,财政保障能力不断加强。“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完成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一网一门一次”等重点改革任务,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招商引资和园区发展闭环机制加快构建,国电投、今飞、大长江、正邦集团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落户富源,实际到位省外国内资金年均增长7.36%。
各位代表!五年的发展成就来之不易,五年的工作经验弥足珍贵,这就是: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矢志不渝在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韧劲、凝聚各方力量,一心一意促改革、心无旁骛谋发展、一张蓝图绘到底,才能干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才能赢得民心民意、实现奋斗目标。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用发展的方式破解难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发挥市场和政府协同作用,才能走好新时代高质量跨越发展的路子。必须坚持强化系统观念。树牢大局意识,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既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又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才能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必须坚持狠抓工作落实。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深入调查研究,把握规律、找准要害,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才能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小胜为大胜。必须坚持严守风险底线。树牢底线思维,强化忧患意识,时刻绷紧安全稳定这根弦,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才能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各位代表!五年的解放思想、开拓奋进,凝聚了全县上下追赶跨越、争创一流的强大共识;五年的砥砺拼搏、务实奋斗,绘就了八宝之乡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生动画卷;五年的辛勤汗水、艰苦奋战,书写了富源人民不甘落后、追求卓越的壮美篇章。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全县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干部、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富源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消防救援队伍和省、市驻富单位,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成绩令人鼓舞,使命任重道远。我们清醒认识到,富源的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结构不优,特色农业总量不大,工业产品附加值不高,服务业活力不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任务艰巨;城乡协调发展配套设施不完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很大差距;传统财源增长缓慢,新兴财源培植尚需时日,刚性支出增加,财政收支矛盾亟待解决;全社会安全基础依然薄弱,生态环境保护欠账大,风险隐患仍多元多发;少数干部不想为、不愿为、不敢为、不会为,工作能力与新任务新要求不相匹配。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主要目标任务
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和县委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的建议,县人民政府编制了《富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交大会审查。《纲要(草案)》立足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出了到2035年的远景目标,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主要突出以下5个方面的重点。
(一)聚力创新驱动,开创优势明显、竞争有力的经济社会发展局面。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统筹政府、企业、社会各方资源,完善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构建协同高效创新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强煤、铝、魔芋、大河乌猪等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聚焦产业发展、资本管理、社会建设、公共服务等领域,培养引进一批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及高水平创新团队、高层次管理人才。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
(二)聚力四化同步,开创城乡互补、协调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局面。聚焦新型工业化,推进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煤电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推动绿色铝精深加工制造、精细化工产业稳链延链强链备链,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聚焦新型城镇化,持续实施“一片两线三河四园五湖八景”建设,加快城市更新步伐,高质量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园林县城及省级平安县城、文明县城。坚定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提升“五网”基础承载能力,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聚焦农业现代化,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思路,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加强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突出以富源魔芋、大河乌猪为主的高原特色农业,创建“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优势品牌,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聚焦信息化,主动适应资源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全面加速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经济与生产生活深度融合,建设“数字富源”。
(三)聚力生态保护,开创绿色生产、低碳生活的经济社会发展局面。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立“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推动重点产业和重要领域绿色改造,实现资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巩固省级生态文明县创建成果,启动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加强工业污染、城乡“两污”、农业面源、危险废物等污染治理,积极推进碳减排。持续推进“森林富源”建设和国土绿化行动,全面推行“林长制”。扎实开展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全面提升城乡人居环境。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深入开展绿色创建,实施节水行动,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
(四)聚力改革开放,开创运转高效、活力迸发的经济社会发展局面。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厚植发展动力和潜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持续深化国资国企、财税金融、农业农村、产权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发展活力动力。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稳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健全完善领导干部挂钩民营企业制度,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全力打造一流的政务服务环境、营商环境。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省市发展战略,加速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商贸物流体系,更好承接产业转移,推动要素集聚、协调联动。强化对外开放平台功能,高质量建设工业园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园区打造成“西南地区最大的汽车摩托车零部件产业园”。紧紧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大幅增强消费服务发展能力。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五)聚力民生改善,开创公共保障、共建共享的经济社会发展局面。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使人得到全面发展,让社会实现全面进步。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过渡期内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建立健全“一平台、三机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提高居民就业水平。坚持教育为本,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提升高中阶段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持续推进县域综合医改,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广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夯实社会保障基础,形成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持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和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是全县人民的殷切期盼。我们坚信,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把富源建设成极负盛名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县、云南省“绿色食品牌”强县、云南省重要能源基地县、滇东美丽门户城市的目标必将实现!
三、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全省打造国内大市场与南亚东南亚国际市场之间的战略纽带、“大循环、双循环”的重要支撑、构建滇中城市圈,全市建设世界“光伏之都”、区域先进制造业中心、全国综合交通物流枢纽、西南地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中心城市等重大战略在富源的集聚辐射,将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总体看,富源正处于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只要我们坚定发展信心,把握发展规律,增强机遇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就一定能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2021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中央农村工作会以及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持续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两轮驱动”战略,全力打好产业转型、县城建设、乡村振兴、安全稳定“四大攻坚战”,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2021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
实现上述目标,要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夺取疫情防控新胜利
坚决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责任,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以外防输入为重点,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把控,健全完善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机制,持续加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点物品的排查管控,强化“人”“物”同防,守好第一道防线。以技术力量为支撑,严格执行“云南健康码”申报登记、“一码通行”,大力实施“双提升”工程,完成县人民医院负压病房、重症监护病房和县疾控中心实验室改造提升工程。以网格管理为抓手,健全完善到村、到组、到户、到人防控责任体系,落实“四方责任”,实行防控体系常态化运行,织密扎牢联防联控、群防群治防线。以应急能力为基础,做好物资储备,加强防控、检测、救治专家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二)坚持扩大投资、抓实消费,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
统筹供给和需求,扩大有效投资,释放消费潜力,狠抓对外开放,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
抓项目促投资。树牢“抓投资就要抓项目、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聚焦发展所需、短板弱项和政策导向、资金投向,持续完善重大项目库,全年谋划储备100个以上重大项目,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市盘子。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申报工作,强化动态管理,注入发展动力。健全“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不支持”考核奖惩制度,充分发挥1000万元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激励撬动作用,从严落实“五个一”制度,精准调度要素保障,推动项目“签约落地、开工建设、投产达效”无缝衔接。
抓消费扩内需。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援企稳岗、降本增效等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清理工作,为企业减重赋能,稳住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新增市场主体1500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8户。加快推进宏发新时代商业广场项目建设,规划建设星级酒店、特色商业街区,多元发展商贸服务、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新业态。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服务站(点)作用,深入挖掘农村消费潜力,推动“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对接、流通顺畅。
抓开放挖潜力。突出工业园区开放平台,推动园区深化改革、优化提升、产业集聚、高质量发展,动态持有1000亩以上“熟地”,加快推进园区标准化厂房、智慧园区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要素保障和承载力。完成富源工业园区出口监管仓库建设,推进铝产品、农产品等中转储存和对外出口,促进“富源制造”产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认真落实“大招商”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市场化招商奖励、项目流转共享、联合预审服务三项制度,依托华能、中铝、今飞等重点企业,瞄准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借助进博会、南博会等重要载体,不断深化以商招商、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专班招商,全力引进一批市场前景好、税收贡献大、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大企业。
(三)坚持调优结构、转变方式,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
围绕“三张牌”战略,坚持“两型三化”方向,突出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做大总量、做优增量、调整存量、提升质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
推动工业经济加速提质。紧扣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深化落实“一矿一策”服务措施,加快证照办理,坚持以安全和环保为前提,最大限度释放煤炭产能,生产原煤1500万吨,实现煤炭开采和洗选产值117亿元。依托德鑫煤焦循环经济一体化项目,延伸煤炭产业链,提升原煤深加工能力和产品附加值。全力保障电煤供应,推动发电100亿度、实现产值35亿元。加快推进飞速年产200万件汽车轮毂、今飞年产200万件摩托车轮毂项目建设,启动飞扬年产300万台汽车变速器、锦鸿年产30万吨压铸铝合金、格威年产100万套摩托车发动机壳体二期及程霖年产400万件高端铝锅1200万件摩轮制动圈等项目建设,实现铝产业产值85亿元以上。加快推进年产10万吨无机高分子絮凝剂、20万吨氯酸盐20万吨双氧水项目建设,推动精细化工产业取得实质性进展。
推动现代农业扩容增效。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一二三”行动,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1亿元、增长7.9%。全面推进科技增粮行动,优化种源结构和生产布局,新增高标准农田5.22万亩,种植粮食94.17万亩、生产粮食36.49万吨。深入推进“一县一业”创建,加快魔芋良种繁育及种植基地建设,强化基础研究、加工转化、品牌保护,实现魔芋产值9.5亿元。稳定烤烟种植面积,加大品种纯化力度。依托正邦集团、东恒集团、温氏养殖等重点企业,加强标准化、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建设,强化以非洲猪瘟为主的动物疫情防控,做好做实大河乌猪种源保护利用,做大做强以大河乌猪为重点的高原特色畜牧业,全年出栏肉猪143万头,实现肉类总产14万吨、畜牧业产值54.8亿元。
推动第三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推进公铁联运现代物流基地、标准化农贸市场、冷链物流配送体系等项目建设,织密城乡一体化配送网络,提升商贸物流现代化水平。规范提升各类专业市场、交易中心,实现再生资源、五金机电、建筑建材划行归市。扎实推进“旅游革命”,深化运用“一部手机游云南”,加快推进多乐原景区二期、国防教育基地等项目建设,打造“滇南胜境”旅游名片。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电子商务、法律服务、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健康、托育、养老、家政、物业等生活性服务业,不断增强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
推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大力推进“数字富源”建设,实施4G网络补盲优化工程,加快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现4G网络自然村、5G网络县城重点区域全覆盖。以“上云用数赋智”为重点,鼓励企业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开工建设雄达、祥安、欣欣等智能化矿井项目,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加快发展新零售、“无接触”消费等新模式新业态,让数字更好服务生活。
(四)坚持建好县城、统筹城乡,拓展融合发展新空间
一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让城乡更宜居、更宜业、更美丽、更幸福。
创建卫生县城。常态落实清扫保洁、“门前五包”、曝光监督、网格管理等制度措施,从严执行“十条规定”,大力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确保达到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标准。加快推进胜境大道修缮改造、县城河道综合治理、老旧小区改造、垃圾中转站等项目建设。巩固提升省级卫生乡镇、卫生村创建成果,确保墨红镇、竹园镇达到国家卫生乡镇创建标准,所有行政村达到省级卫生村创建标准。践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积极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社会风尚。扎实开展无烟单位创建,实现党政机关、医院、学校创建全覆盖。
建设美丽县城。聚焦“干净、宜居、特色、智慧”,修订完善县城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一体推进新区建设和老城提质,加快推进沪昆高铁富源北站站前广场配套基础设施、东绕城线等项目建设,开发建设晨龍壹号、湖滨御府等项目,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完成北城供水工程建设、中安大沟修复。规划建设县城至工业园区道路项目,推动产城一体、产城融合。开展门头牌匾、户外广告、交通秩序、占道经营、架空管线等专项整治,加强公交建设管理,提升城市形象。加大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综合循环利用力度,提升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
推进乡村振兴。把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深入实施乡村振兴规划,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聚焦脱贫成果巩固,开展“一平台、三机制”4个专项行动和脱贫村提升行动,强化扶贫资产管理,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农业高质高效,突出核桃、辣椒、生姜、道地药材、优质水果、山地蚕豆、紫薯、山药等特色经作产业和生猪、肉牛等畜牧产业,扎实开展“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创建。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家、农民合作社10个。聚焦乡村宜居宜业,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建设行动,推进“两污”治理、“厕所革命”,建设乡镇生活垃圾处理厂3个、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座,改造建设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6000座。深入开展“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行动,推动文明村、文明乡镇创建全覆盖。聚焦农民富裕富足,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集体林权、“四荒”地使用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出租等流转交易,加快农村不动产权登记,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建立健全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机制,大力推行订单农业、入股分红、托管服务模式,促进农民稳定增收致富。
夯实基础设施。配合做好宣富、富罗等5条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服务保障工作,加快248个自然村529公里通村公路硬化工程建设,建设13条140公里美丽公路,创建“四好农村路”37条138公里,加大矿区公路建设修复改造力度,提升综合交通承载力。启动补木、摩帮、汤家屯水库建设,加快推进大跌水、阿汪水库建设,完成洞上水库至三水厂供水工程建设。加快推进胜境220千伏变电站建设,开工建设富源北、富源西两个风电场项目。持续加大光纤宽带建设力度,实现自然村光纤通达率达80%。
(五)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要,厚植绿色发展新优势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努力让富源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践行绿色发展方式。编制完成国土空间规划,加快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基本建成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大力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健全完善责任体系,坚决执行责任清单。加大清洁生产推行力度,推广运用企业环境信息强制性公开、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制度措施,督促企业依法治污、依证排污。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创建,实现省级生态文明乡镇创建全覆盖。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平方公里,营造林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7.2%以上。大力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开展十八连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本底资源调查,扎实做好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牢牢把握“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核心要义是保护”的要求,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扎实抓好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全面完成市级生态环境大排查交办问题整改。打好蓝天保卫战。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持续开展城镇扬尘、堆煤货场、柴油货车污染等综合整治,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确保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5%以上。打好碧水保卫战。纵深推进河(湖)长制,启动黄泥河上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加强重点流域污染防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不断改善水环境质量。打好净土保卫战。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稳步推进历史遗留废渣处置和受污染土壤修复治理,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整治,促进农业绿色高效发展。
(六)坚持深化改革、强化创新,激发县域经济新活力
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政府管理服务效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厚植高质量发展根基。
向改革要活力。持续深化国企改革,加快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完善城投、正融集团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升投融资能力,有效防控金融风险。完善财政资金激励奖补制度,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加强税收征管,确保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80%以上。全年化解债务7.7亿元,坚决守住政府性债务风险底线。深化政银企合作,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推动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大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积极引导农村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
向创新要动力。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紧盯安全生产、产业发展、教育医疗、现代金融等领域,依托县内重点企业资源,发挥职业技术学校平台作用,加强与高等院校、研发机构有效对接,健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共享用工”,全方位培育、引进、使用人才。鼓励引导县内骨干企业设立工匠工作室、创新孵化器,打造创新创业优质平台。
向服务要红利。以更大力度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大“一部手机办事通”“互联网+监管”推广使用力度,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提升审批效率、压减审批时间。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推行企业开办“一窗通”服务,大幅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全流程信用监管,营造公平市场环境。深入落实服务企业“三项制度”,认真落实营商环境“红黑榜”、政务服务“好差评”、优化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回应制度,持续深化“保姆式”服务模式,进一步打造“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和“全程服务有保障”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七)坚持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展现共享发展新气象
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以民生建设促进社会事业,以社会建设保障民生基础,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繁荣发展社会事业。完成县第九中学、县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开工建设县第三小学、第三幼儿园,实施薄改及能力提升项目24个,稳步提高教育供给能力。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用活用好教育发展基金,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推动富源由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迈进。开工建设富源北城综合医院,补齐城区医疗卫生资源短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完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体系,治理高值医用耗材,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持续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开展“送戏下乡”、文艺展览、艺术培训等活动,提升精神文明建设质量和水平。加强历史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坚决落实就业创业政策,新增就业岗位4500个,开发公益性岗位1200个,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9万人,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五大保险扩面征缴,确保社会保险参保率达96%以上。动态调整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救助标准,持续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成县老年公寓、儿童福利院、救助站,完成3所敬老院护理型床位改造和提质改造工程。依法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实施第三轮“十百千万工程”,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统筹国防教育资源,深化民兵改革,加强兵源征集,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健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开创双拥工作新局面。持续推进殡葬改革,新建扩建农村公益性公墓38个,提升殡葬服务能力。全力抓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贯彻落实,用制度化、法治化手段根治欠薪顽疾。推动气象、地震、地方志、保密、档案、老干部、搬迁安置、外事侨务、工青妇、科协、文联、残联、延安精神研究、红十字等事业取得新成绩。
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坚持把煤矿安全作为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持续整治煤炭行业加强煤矿安全生产,落实“一矿一策”要求,整合监管力量、优化人员配置,健全完善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煤矿企业分类监管制度措施,综合治理煤矿瓦斯、水害、顶板、机电运输等重大灾害,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严格落实“八定”措施,定期通报“五个关键人”履行安全责任情况,推动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大力推进“五化”矿井建设,创建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矿井5处,所有煤矿达到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以上等级,煤矿采掘机械化率达100%,大幅提升煤矿本质安全水平。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面查灾害、除隐患、防风险,严防死守抓好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工贸、建筑施工、防汛抗旱、地质灾害、森林防火、消防、食品药品、景区景点、校园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推动安全生产水平明显提升。完成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打造安全监管新模式。建立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安全生产“三位一体”应急管理体系,完成县、乡专职消防队伍组建工作。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围绕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健全完善扫黑除恶长效机制,深入开展“法治富源”“平安富源”建设,高标准启动“八五”普法工作,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大涉枪涉爆、两抢一盗、违规金融借贷、电信网络诈骗等打击力度,着力构建“大防控”格局。推进“雪亮工程”,增设村(社区)高清视频监控点位。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源头管控、监测预警、纠纷化解,扎实推进“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打造更高水平的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
各位代表!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将坚守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更加坚定有力地担负起推动富源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历史使命。强化政治建设。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于政府工作全过程、各领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强化法治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应对风险的能力。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支持监察监督和司法监督,加强审计和统计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强化能力建设。清醒看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富源高质量跨越发展对干部能力提升的迫切要求,切实强化学习锻造,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起而行之、勇挑重担,不断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为全县各项事业发展灌注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强化廉政建设。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扛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深化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建设廉洁政府。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三公”经费管理,加强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监督,切实管好公共资源、公共权力、公共资金。强化作风建设。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扎实推进狠抓落实常态化制度化,厚植“一日无为、三日难安”的干事创业情怀,以实干不断推进富源赶超跨越。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毫不松懈纠治“四风”,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开展“作风建设持续深化年”活动,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求真务实、勤政为民。建立健全工作绩效评估和督查反馈机制,强化结果运用,激励担当作为。
各位代表!站在新的起点,我们豪情满怀;实现新的跨越,我们重任在肩。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团结拼搏、克难攻坚,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奋力开启富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